2023年10月13日,第一届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推选活动颁奖大会在上海体育大学召开。本次活动在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开展,旨在推动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深化体医融合,普及科学健身,打造运动健康科普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促进运动健康理念、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该活动受到了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各位一线临床医技人员的积极响应,参与申报了包括“运动健康科普基地”、“运动健康科普杰出人物”、“运动健康科普视频类作品”、“运动健康科普图文类作品“等多个团体及个人奖项的评选。
经过了上海市运动促进健康专家委员会的评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获得了“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称号(基地名称: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健康科普基地);同时陈世益教授因其长期深耕于运动医学、运动康复及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的科普工作,获得的丰硕成果和培养的诸多运动健康科普人才,获得了“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特别贡献人物”。戈允申副主任医师因其在近年来呈现出的大量高水平科普工作,获得了“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杰出人物”。此外,在单项科普作品的角逐中,运动医学科戈允申等获得了图文类作品一等奖(作品:《申聊运动》专栏系列科普作品)、孙扬博士等获得了视频类作品二等奖(作品:同一个手术,不同的结局)、冯思嘉博士等获得视频类作品三等奖(作品:颈肩不适居家自救指南)、杨以萌博士获得了图文类作品三等奖(作品:春季骑行季,防损全知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普团队一直以来都是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的领导者,在团队负责人、上海市台州商会医疗卫生委员会主任陈世益教授的带领下,曾先后获得两项上海市科委科普专项支持。通过成功执行两个市级科普专项,运动医学科普团队也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健康科普人才,并积累了诸多囊括传统与创新媒介的科普素材上百项,包括可供在各类场景中播放的微电影、短视频等新媒体作品,也包括图文科普、科普图书、科普系列课件等传统宣传媒介作品。一些典型的作品,如陈世益教授科普短视频《前交叉韧带手术后的康复是怎样的?》获得了抖音单条视频377.9万的播放量,最高播放量的20个视频总计获得了1027.7万播放量;相关图文科普总计多平台发布223片,截止至2022年8月31日,总点击率超过250万;与复旦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小学生运动安全》一书在2023年上海书展进行了首发,全书共分十个章节,运用通俗易通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全身运动系统构造、中小学生常参与运动的运动损伤及诱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内容;微电影“神奇动动哥”在2022年7月28日举办了电影发布会后,一共获得了全国范围内35家媒体的传播,综合统计10万阅读量,微博阅读量25万次,视频播放量14万次。因上述的优秀成果,团队也曾被上海市医师协会科普分会评为了“2022年度医学科普先进集体”。
在本次上海市第一届运动健康科普推选活动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再次获得多项集体及个人奖项,这是对团队长期以来积极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肯定与鼓励。运动医学科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广运动损伤科学预防与诊疗、运动康复与运动促进健康的国际先进理念,为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的落地奠定大众认知基础,为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在科学普及层面做出医疗工作者们应有的贡献。

上海体育局党组成员赵光圣宣布陈世益教授获得首届“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特别贡献人物”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陈世益教授与其他获得“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杰出人物”及“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新锐人物”的同道同台领奖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获得“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称号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基地授牌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戈允申副主任医师获得首届“上海市运动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称号